2023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第208期答案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3-11-16 15:21:31
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匯總 | ||
---|---|---|
近期熱門公告 | 內部資料免費領 | 專業限制政策咨詢 |
教資面試沖刺點睛 | 教資面試百練精訓 | 教資筆試速訓沖鋒 |
科目一(1-3)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具體內容包括: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文化、潛心教書育人、關心愛護學生、加強安全防范、堅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誠信、堅守廉潔自律、規范從教行為。
A選項不屬于《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內容,故本題答案選擇A。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缎聲r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包括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文化、潛心教書育人、關心愛護學生、加強安全防范、堅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誠信、堅守廉潔自律、規范從教行為。
選項A,傳播文化。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不得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表、轉發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
選項B,自覺愛國守法。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守憲法原則,遵守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
選項C,堅守廉潔自律。嚴于律己,清廉從教;不得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或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宴請、旅游、娛樂休閑等活動,不得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教輔材料、社會保險或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
選項A、B、C均屬于《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選擇D。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版)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其中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是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責任。教師職業道德規范(1997版)包括: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要求教師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在履行教育義務的活動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責任。故B選項符合題意。
A選項,依依法執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規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法制化和規范化。依法執教是依法治教在教師工作中的具體體現,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與題干不符,排除。
C選項,愛崗敬業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與題干不符,排除。
D選項,團結協作是教師在教師集體中的道德規范。要求嚴于律己,以誠待人。做到謙虛為懷,有自知之明。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答案為B。
科目二(4-10)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型。
選項A,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的發展過程。
選項B,階段性是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選項C,互補性是一方面是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
選項D,個別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
題干中,分層教學又稱分組教學、小組教學。分層教學的特點是充分考慮學生個性的差異性,有針對地進行教學指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的發展。故本題答案為D。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和個體主觀能動性。
選項A,遺傳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選項B,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
選項C,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選項D,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
題干中,在個體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學校教育。故本題選擇C。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1)遺傳素質;(2)環境;(3)學校教育;(4)個體主觀能動性。
選項A,環境泛指個體生活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選項B,遺傳素質是指通過某種遺傳物質所傳遞的、父母和種系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人的一些解剖生理特點。
選項C,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指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個體的實踐活動是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選項D,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題干中個體在惡劣環境下仍取得令人羨慕的成績,體現的是主觀能動性的影響。所以,選項C符合題意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環境泛指個體生活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題干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蓬生麻中,不扶則直意思是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孟母三遷即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這些故事都說明環境對人發展具有一定影響,故本題的正確選項為A。
選項B,主觀能動性是指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也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選項C,遺傳素質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及其階段。
選項D,遺傳因素上一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是人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質基礎。
BCD三項均與題干表述不符,故本題的正確選項為A。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等。
選項A,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地發展過程。教學啟示:教育工作者應按照發展的序列進行施教,做到循序漸進。拔苗助長、陵節而施等等都是有違身心發展順序性規律的。
選項B,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的表現為: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教學啟示: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要適時而教,即要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或期及時地進行教育。
選項C,互補性反映出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一方面是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如身患重病或有殘缺的人,如果他有頑強的意志和戰勝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發展。教學啟示:要求教育應結合學生實際,揚長避短,注重發現學生的自身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選項D,個別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教學啟示:教育必須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積極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的發展。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個體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和個體主觀能動性。
選項A,群體因素屬于環境中的社會環境。
選項B,個體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和個體主觀能動性。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的特點,這些生理特點也叫遺傳素質。如性別、膚色等取決于遺傳素質。個體主觀能動性指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如常說的逆境成才。
選項C,環境泛指個體生活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是人與動物共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客觀條件,它是由天然存在的自然界構成。社會環境包括人類在自然環境基礎上創造和積累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的總和。
選項D,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的特點,這些生理特點也叫遺傳素質。
題干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太子少傅箴》,它形容環境對人的影響。意思是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強調環境對人的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故本題選C。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遺傳素質的差異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但是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
(3)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水平及階段,為一定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的出現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責任編輯:李明)